辨音:「滷、鹵」音lǔ[ㄌㄨˇ]。
辨意:
「滷」是指苦鹹地、鹹水、一種烹飪方法(以醬油、蔥、薑、酒等佐料,加水烹煮食物,使之入味),如「潟滷」(海水所浸漬的土地)、「滷湖」(湖水中含有炭酸、蘇打、氯化鈉等成分的鹹水湖)、「鹽滷」(製鹽工業的廢液)、「茶滷」(濃釅的茶汁)、「滷味」、「滷汁」(滷味的湯汁)、「滷菜」、「滷煮」、「滷肉」、「滷蛋」、「滷蝦」、「滷豆腐」、「滷梅水」(指酸梅湯)、「滷麵」等。
而「鹵」則是指含鹽量高而不宜耕種之土地、含鹹味之礦物質、粗率、直率、姓氏或用於固定詞彙「鹵素」(化學元素週期表中屬Ⅶ族之元素,亦稱為「鹵族」)中,如「鹵地」(產鹽的地方)、「鹵水」(晒鹽用的鹹水)、「鹵水點豆腐」、「鹵化銀」、「鹵化物」等。
現代語境中區分「滷」和「鹵」,只要記住「鹵」一般只表示「鹵地」、「鹵水」、「鹵素」或「鹵族」,若非此義則一律用「滷」。
需要注意的是,只有「鹵」可作姓氏。
偏旁辨析:只有「鹵」可作偏旁,如「滷」、「蓾」、「磠」、「鏀」、「鹹」、「鹼」、「鹽」等。
文獻連結:
滷 鹵
《教育部異體字字典》 打開 打開
《國語辭典》(萌典) 打開 打開
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打開打開
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 打開 打開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打開 打開
《成語典》 打開 打開
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打開 打開
漢語多功能字庫(香港)打開 打開
筆順學習 開關 開關
關閉「筆順學習」
相關條目或文章推薦:
一簡多繁辨析之「臺、檯、颱、台」→「台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