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宋年间,这一形象更加深入人心。毕竟在百姓眼中,慈爱、宽厚的女性,更容易引起共鸣,让人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温暖。观音菩萨犹如一位慈母,用宽广的胸怀呵护、疼爱着苍生百姓。
从精进勇猛到温柔敦厚,观音菩萨形象的转变,既是时代的烙印,更折射出汉传佛教不断吸收本土文化、迎合民众需求的发展轨迹。
人间苦难多,她却只愿做个菩萨
功德无量的观音,为何不成佛?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。传说中,观音赶赴灵山封佛的途中,遇见一位老妇被老虎追逼,危在旦夕。
眼看封佛大典即将开始,观音却怎么也放不下这一幕。再三权衡之下,她还是选择留下来搭救老妇,虽然错过了成佛的良机,但那颗悲悯众生的心却从未改变。
对观音而言,救度苍生、普渡众生的意义远大于个人得失。她宁愿倒驾慈航,也要做个菩萨,这才是她毕生的追求。这个传说,生动诠释了观音菩萨"救苦救难"的慈悲本怀。
七佛之师?其实观音更厉害
说起观音菩萨的地位,那可真是非同小可。在四大菩萨中,她是当之无愧的"领头羊"。就连《西游记》中,如来见了观音,也得恭恭敬敬地喊一声"尊者"。
原来,在这部名著中,观音被尊为"七佛之师",地位之高,令人咋舌。然而,细究佛经就会发现,这个头衔其实属于文殊菩萨。吴承恩是不是记错了?抑或是别有深意?不管怎样,"七佛之师"这个称号,足以说明观音菩萨超然的地位。而事实上,她的来头只多不少。
原来她还是道教的慈航道人
《封神演义》中,作者提到"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,后成观音菩萨。"原来,在道教神话中,观音的前身竟然是慈航道人!
这位慈航道人,可不是等闲之辈。他曾先后拜入西方二圣主准提道人和三清之首元始天尊门下,修得大法,位列仙班。论修为,他不输玉帝,论地位,更在如来之上。毕竟,佛道两家真传,尽数被他收入囊中。
慈航道人游历人间,见尽世间疾苦。于是,他走入东海,立下宏愿,誓要度尽天下苍生。自此,他便成为了南海观音菩萨,开启了新的篇章。
其实她早已成佛,只是不想说
观音虽为人间立像,却从未走上成佛之路。但在佛教典籍中,另有记载:观音不仅已经成佛,而且还是"正法明如来"。
只是她看到芸芸众生还在苦海浮沉,于是选择倒驾慈航,继续以菩萨身份普度群萌。在她眼里,"成佛"不过是身外之物,"救苦救难"才是毕生使命。
从修行到慈悲,观音菩萨跨越了种种藩篱。无论是在佛教还是道教,她都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。而最令人动容的,是她那颗始终不渝、救苦救难的悲悯之心。
结语
观音菩萨没有成佛,却胜似成佛。在信众心中,她就是慈悲的化身,是苦海中的一盏明灯。
无论是言传身教,还是化身千万,观音菩萨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,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。她以无私无我的大爱,诠释了何为菩萨,更昭示了何为大慈大悲。
当我们再次仰望观音圣像,是否也能从心底生出一份悲悯?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身边人的"观音",用善意温暖世界,用爱心点亮人间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【免责声明】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信息来源:
观音为何不屑于成佛?她还有一个身份,如来也得称声“尊者”
2023-03-02 19:40
观音为何不成佛?她的另一个身份,如来也得称声“尊者”
2022-05-25 18:16